当前位置:首页 > 欧陆平台 > 正文

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具体是什么

摘要: 赫尔巴特把教学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,是哪4个阶段? (1)明了----给出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;(2)联想----使学生将新知识与...

赫尔巴特把教学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,是哪4个阶段?

(1)明了----给出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;(2)联想----使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;(3)系统----指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基础上作出概括和总结;、(4)方法----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(习题解答、书面作业等).

赫尔巴特把教学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是哪四个阶段

赫尔巴特依据他确定的人们在认识过程中观念运动的一般规律,将教学的步骤主要分为了“明了、联合、系统、方法”这四个主要阶段

德国教育学家,心理学家赫克巴特提出了"四段教学法"是哪四段.

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思想,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,即四段教学法:1.明了——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;2.联想——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;3.系统——作出概括和结论;4.方法——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(习题解答、书面作业等)。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:注意、期待、探究和行动。

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是什么?

1、明了:兴趣对直观事物产生注意,教师进行提示,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表象;

2、联合:新旧知识发生结合,但是混乱;将新出现的个别事物与经验观念中的原有事物联系起来考虑,初步形成新旧事物之间的某种暂时的“关系”,它相当于针对新问题而初步提出某种“假设”。

3、系统:使联合有序起来,获得新概念;赫尔巴特讲的“系统”是针对初步形成的新旧事物联系(假设)进一步检查,使新旧事物处于恰当的位置。

4、方法:以作业为主,使知识巩固、强化。通过重复推广应用,进一步验证原来假想的关系。赫尔巴特讲的“方法”即“应用”(或练习),比如作业、写作与改错。

扩展资料:

赫尔巴特过分重视古典教育,对待学生采取严酷的态度和方法,很少注意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,他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是形式主义、机械主义的。但是也有其积极的因素,如注意教育学与心理学的联系;重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;

注意教学的系统性;发展多方面的兴趣等。19世纪中叶以后,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,对欧美的中学教育,尤其是古典中学教育的影响很大。他的门徒、教育家T.齐勒尔、O.维尔曼、W.赖恩等努力宣传形式阶段教学法。

赖恩并把第一阶段分为预备、提示两个阶段,连同联系、统合、应用一起,称为五段教学法。这种五段教学法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盛行于欧美;传入中国后,曾对中国旧时的中小学教学有一定影响。赫尔巴特的主要著作有:《普通教育学》(1806)、《学校与生活的关系》(1818)、《教育学讲授纲要》(1835)等。

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四阶段是指什么

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四阶段是指:

第一阶段:明了。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学生清楚、明了地感知新教材,儿童的心理处于静态的专心活动中,兴趣为注意阶段。

方法则采用叙述教学(或称单纯提示的教学),教师通过实物的观察、图片的演示、简练而清晰的讲述,提示新教材,让学生在保持集中注意力中观察、感知、分析每一个单一的感知对象,获得明晰的观念。

第二阶段:联想。这个阶段主要是把新获得的观念与旧有的观念联系起来,形成新的观念。这时儿童的心理处于动态的专心活动中,兴趣为期待阶段。方法则采用分析教学,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,弓学生进行无拘束的谈话,唤起已有的观念,使之与新观念建立联系。

第三阶段:系统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已获得的知识进行综合、归纳、概括、作出结论,使之概念化、系统化,并纳入原有的知识系列,以形成组织严密的、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。儿童的心理处于静态的审思活动,兴趣则处于探求阶段,教学上采用综合方法。

第四阶段:方法。学生通过独立作业,或按教师的指示进行改正作业等练习,把系统化了的知识应用到“个别情况”中去.运用到实际中去。这时在心理上已进入动态的审思活动,兴趣正处于行动阶段。

赫尔巴特教学形式包括几个阶段

赫尔巴特教学形式包括四个阶段:

1、明了

当表象以自身的力量出现在感官前时,兴趣处于注意阶段,学生的思维处于静止的专心.教师要运用直观的教具和具体的讲解,进行明确的提示,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表象,以做好观念联合'即学习新知识的准备.

2、联合

由于新的表象进入意识,激起了原有观念的活动,因而产生新旧观念的联合,但这时的联合是不稳定的,兴趣处于期待阶段,教师要与学生进行自由的谈话,运用分析的方法.

3、系统

新旧观念最初的联合不是有序的,需要对前一阶段专心活动的结果进行审思,兴趣处于要求阶段,这时教师要运用综合的教学方法,使所获得的观念系统化,从而获得新的概念.

4、方法

新获得的概念,新旧观念的联合形成后还需要巩固和强化,这就需要学生自身的活动,通过练习巩固新习得的知识.

发表评论